SMC電磁閥中位機能為Y形,在三位四通換向閥回到中位時,SMC電磁閥不工作。體系卸荷是由先導式溢流閥與SMC電磁閥組成的卸荷回路,這時可將長途操控口通過小型電磁閥與油箱接通。
當電磁鐵斷電時,SMC電磁閥的通路被堵截,體系正常工作;當電磁鐵通電時,二位二通電磁閥被接通,所以SMC電磁閥主閥心上部的壓力接近于零,閥心向上抬到最高方位,因為閥心上部繃簧較軟,所以這時液壓油口的壓力很低,溢流閥便使整個體系在低壓下卸荷。可是,當液壓體系裝置結束,進行調試時,體系發作劇烈的振蕩和噪聲。
經檢測發現,振蕩和噪聲發生于溢流閥。
拆檢SMC電磁閥的閥內零件、運動件合作空隙、閥內清潔度、裝置等方面都契合規劃要求。將SMC電磁閥裝在實驗臺上測驗,性能參數均屬正常,而裝入體系就發作上述毛病。經反復實驗與剖析,發現卸荷回路中,溢流閥的長途操控口到二位二通電磁閥輸進口之間的配管長度較短時,溢流閥不發生振蕩和噪聲,當配管長度大于lm時,SMC電磁閥便發生振蕩,并出現異常噪聲。
毛病的原因是因為增大了SMC電磁閥制腔導閥前腔的容積。操控腔的容積越大越不穩定,而且長管路中易殘存一些空氣,這樣操控腔的油液在二位二通換向閥通斷的工況下,其壓力動搖較大,導致導閥(或主閥)的質量——繃簧體系自激振蕩噪聲,也稱高頻嘯叫聲。
因而,當對SMC電磁閥進行長途調壓或卸荷時,一般長途操控管路越短、越細越好,以削減容積,或許在長途操控管路不變的情況下,設置一個固定阻尼孔以減小壓力沖擊及壓力動搖。固定阻尼孔就是一個固定節省元件,其裝置方位應盡可能接近SMC電磁閥遠控口,將溢流閥的操控腔與操控管路離隔,這樣流體的壓力沖擊與動搖將被敏捷衰減,有效地消除溢流閥的振蕩和嘯叫聲。
設置固定阻尼孔時,因為溢流閥長途操控口的油液回油箱時被節省,將會增加操控腔內油液的壓力,所以體系的卸荷壓力也相應提高了。為防止體系卸荷壓力提得過高,固定節省元件的阻尼孔不該太小,只要能消除振蕩和噪聲即可。何況過小的孑L簡單阻塞,形成體系無法卸荷。
400-9910-328
028-84600878
客服service
榛銳機電微信二維碼